可能在几天之前,这一切仍是不可想象的。
嗯,这是昨天的内地票房。低调的华语片《无名之辈》,不但远远超过了《神奇动物2》,甚至力压大热的《毒液》成为单日的票房冠军。
而依照我们过去的经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发生这种情况,也是两方面共同形成的。一方面是《神奇动物》可能与普通观众更有距离,也让很多人失望;同时,《无名之辈》却意外的让很多人满意。
两者的豆瓣和猫眼评分,也能说明一些问题。《无名之辈》的豆瓣评分8.3分,猫眼评分9.2分,也是相当平衡的高分了。
而《神奇动物》的豆瓣评分7.2分,猫眼评分7.6分,就远低于预期了。
而这样的评价,也迅速反应在了票房上,使得《无名之辈》的票房和排片一路走高,现在预期总票房已经超过6亿,远远将《神奇动物》甩在了身后。
我今天是想聊这两部影片?
其实,也不是,这并非一篇《无名之辈》的吹捧文。
其实更是想聊聊这之后所代表的流量和IP,似乎越来越不灵了。
关注电影圈的,这几年,都会特别熟悉这两个大词。一个叫流量,一个叫IP。似乎,这才是影视行业战无不剩的法宝。
甭管剧本合不合格,阵容靠不靠谱,制作用不用心。只要你的电影占着流量和IP,它就是可以卖钱。
而我们这几年,确实看到了很多所谓的IP大制作,或是流量明星豪华阵容,但是,片子本身呢?
基本都是不太行。
坦白说,这种概念式的东西,其实特别适合门外汉投资人,也特别适合那个人傻钱多的年代。我们总说要有个好的故事,要有个好的选题,然而,对不少掏钱的老板来说,他们哪知道什么叫好的故事,他们哪知道什么叫好的选题。
以这些年所见,品味特别差、特别瞎的老板,太多了。
于是,大IP的选题和流量明星,成为更好的法宝。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东西更直观。
选一个大家更熟悉的项目,找一群微博转发量更高的明星(虽然,可能还是刷的),再来点特效。这就是我们中国式的大片。
曾经有一段时间,这些真的很好用,也确实骗到过一些钱。
不过,观众不能总傻啊!
骗一回可以,骗十回还是这些招。谁也受不了啊!
然后呢?
就是烂片横行,观众对整个行业失去信心,看电影的欲望都在减少了。最终的情况就是,这类电影,越来越不卖了。
尤其是在今年,这样的情况,其实还挺明显的。因为从年初到现在,见识到了太多大IP与流量片跳水的情况。
比如春节档的《捉妖记2》,即便有第一部的热度,有梁朝伟等更多明星,有更多的特效,结果呢?
因为片子本身质量不行,春节档更卖的,反而是一开始很多人都没那么看好的《红海行动》(阵容并不足够流量,而且这么血腥,是否适合春节)。
还有国庆档的《李茶的姑妈》,同样是不可想象的,扛着开心麻花的金字招牌,就因为大家不喜欢,拍得不好看,这片票房同样砸了。更卖座的反倒是《无双》,以及那匹之前很多人连听都没听过的黑马《找到你》。
还有暑期档的《中国药神》,之前,大家预测过那么多暑期档的超级大片,谁敢想象,《中国药神》才会是最卖的那部?
包括这几天大热的《无名之辈》,你会发现,今年的很多热门片,都是非IP的、非特效的、非流量明星的。除了上面提到的,其实,还有很多。
甚至,也有很多反例,就好像,你能想到今年有哪几部热门华语片是流量明星撑起来的,或者是特效大片么?
恐怕,我只能想起《阿修罗》与《古剑奇谭》的惨败。
这塔马是好事啊!!!
因为那些靠吹牛逼就能让门外汉成为电影人的时代,终于要一点点过去了。
电影,终于要回到一个更正常的轨道上了。一个更贴近观众的故事,一定要与观众有共情;一群并非流量,但是表演一定要靠谱的演员;创作者要更加熟悉类型,要有足够的类型元素;当然,如果是笑中带泪的,就更好了。
实际上,电影卖座与否,终于要回到影片本身:质量是否过硬,观众是否喜欢,是否有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最终实现共情,这些,越来越成为衡量标准。
这才是华语电影该有的样子嘛!
而从现在的情况看,明年可能会有更多不那么流量的小片子出来,而他们出来的原因,也只会有一个,就是普通观众喜欢这样的故事,喜欢这样的表达。哪怕,这只是些小片子。
至于流量与IP的倒掉,去他的吧,谁关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