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卡里娜
在法国一个偏远山区,一座三层木屋被皑皑白雪环绕,屋中住着一家四口——
母亲桑德拉,她是一位知名作家;父亲塞缪尔,曾经是一名大学老师,如今希望成为全职作家;儿子丹尼尔,曾发生意外导致视力障碍;还有一条叫史努比的狗。
四周景色如画,但也与世隔绝。
这天,桑德拉迎来了一位文学系女学生对她的采访,桑德拉很兴奋,一是太久没有见到其他人,二是桑德拉本身是一名双性恋,空气中弥漫着暧昧的气氛。
但还没聊两句,楼上就响起了巨大的音乐声,直接打断了这次采访,桑德拉解释这是丈夫在工作。
送走客人之后,桑德拉便上了楼,儿子丹尼尔带着狗狗出去散步,穿过小溪、跨过小桥,再回来时,音乐并没有停,但雪地上有一滩醒目的鲜血,父亲塞缪尔摔死了。
警察介入、律师介入,调查开始,但没有目击证人,没有关键证物,意外、自杀,还是谋杀,无人知晓。
一切都指向了桑德拉,案发前她做了什么?凶手是她吗?她会如何应对?
这就是今年戛纳金棕榈获奖影片《坠楼死亡的剖析》(又名《坠落的审判》,下称《坠楼》)留下的悬念。
影片已确定引进中国大陆,导演茹斯汀·特里耶是戛纳电影节历史上第三位获得金棕榈大奖的女导演,也被称为近十年来最有趣且极具创造力的电影作者之一。
早期特里耶拍摄过一些纪录片,她的首部剧情长片《索尔菲雷诺之战》(2013)在戛纳电影节进行首映,第三部长片《西比勒》(2019)就已经入围了戛纳主竞赛单元,《坠楼》仅仅是她的第四部长片,就抵达了巅峰,其功力可见一斑。
相比前几届金棕榈大奖都出现了有所争议的情况,《坠楼》是难得一见的众望所归,电影节期间好评如潮,豆瓣8.4分,连续多周位列豆瓣一周口碑榜第一,无论电影精英,还是普通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评价都空前一致。
导演茹斯汀·特里耶被授予金棕榈大奖
那么《坠楼》为什么能杀出重围?
首先需要搞清楚的是,“坠楼死亡的剖析”重点在“剖析”,而非“坠楼死亡”。
剖析了什么呢?
夫妻关系。导演特里耶在采访中说道:“我所聚焦的是夫妻关系,这部电影的核心是讨论两个共同生活与抚养孩子的人,以及呈现核心家庭的结构。”
这场死亡事件,将桑德拉和塞缪尔的婚姻生活切开了一个横切面,夫妻关系或许是所有关系中最为复杂的一组,因为它是由原生家庭、权力结构、情感诉求、日常生活、后代教育等等杂糅为一体的,所以,当一对夫妻关系被公诸于众时,总是剪不断理还乱,难觅真相。
但讲述夫妻关系的影片很多,拍得好的也有很多,比如《婚姻生活》(1973)、《克莱默夫妇》(1979)、《婚姻故事》(2019)等等,《坠楼》高明在哪里?
首先,丈夫塞缪尔的不明离世是第一个高明之处,本就复杂的夫妻关系,因一方的离场更加模糊、暧昧、扑朔迷离。
片中只有一场夫妻双方同场的争吵戏,导演称这是她“唯一允许自己任性添加的一笔,因为影片中没有其他倒叙镜头,但我特别想让这一时刻作为夫妻生活的唯一影像,展现到观众眼前。”
其次,影片采用了类型片的外壳,在叙事上依然带领大家去寻找凶手,让观众误以为可以探寻凶案的真相,摸索生活的真相,最终发现没有令人惊讶的作案手法,也没有猜不到的剧情反转,甚至最终也没有交代凶手是谁,但影片仍然引人入胜、惊心动魄,这是第二个高明之处;
第三个高明之处在于,采用大量庭审戏,将夫妻关系中那些复杂的多面性,大量的主观性叙述,以法庭片、律政剧的形式,给了大量台词输出一个合理的场域。
导演特里耶同时也是影片的编剧,她用强大的叙事执行力完成了类型外壳、家庭内核、律政场景三重使命。
在所有的设置和形式之下,是影片扎实的剧本功底,一层层深入桑德拉和塞缪尔的婚姻生活,让观众在抽丝剥茧中站队,再倒戈,最终发现真实的生活就是,没有绝对的谎言,也没有绝对的真相。
那《坠楼》是怎么做到还原生活的惊心动魄的呢?
回到凶案现场,最有嫌疑的首当其冲是妻子桑德拉。
她的口供表示,结束采访后,她与丈夫在二楼的卧室有过短暂且平静的交谈,随后丈夫上三楼继续工作,她则在二楼卧室工作,然后戴着耳塞睡着了,直到儿子丹尼尔的呼喊声叫醒了她,她才发现丈夫出了事故。
如果将这起凶案当作一桩密室杀人案,那么桑德拉的说法必然疑点重重,所以在被起诉后,她与律师不断演练庭审时的话术。
在法庭上,桑德拉一次次被审视,从她手臂上的淤青,到她的性取向,再到她的工作、书籍等等,一切最微妙的细节都被拿出来剖析。
我们很难判断她是不是凶手,时而能感受到她的真诚,但很多时候她眼神和肢体的犹疑又像是一种撒谎的证明。
桑德拉也确实掩盖了一些事实,比如在案发前一天,她曾与丈夫发生过激烈争吵,手臂上的淤青也是当时造成的,这能否成为强有力的杀人动机呢?答案不确定,因为每对夫妻都有100次想要掐死对方的念头,但大部分夫妻竟然让这个念头出现了100次也没有行动。
检方找不到关键证据,只能从道德瑕疵入手,在桑德拉与丈夫争吵的录音中,我们得知桑德拉曾出轨,但她坦言这都是与丈夫沟通过的;还包括丈夫控诉她剽窃了自己的书籍创意,而桑德拉认为这同样与丈夫沟通过,并且自己的作品绝对原创。
这些被一一驳回后,检方甚至当庭阅读桑德拉撰写的书籍内容,书中主人公与父亲关系不和、儿子出事故等等,都是桑德拉取材于自己的真实生活,所以她的另一本书中呈现的杀夫案,不正是现实的提前预设吗?
这是杀人动机吗?当然不是,但这更符合大众对这类案件的想象,一场意外或一次自杀,怎么可能比知名作家杀死自己的丈夫更有吸引力呢?
在争吵的录音中,我们还能听到丈夫塞缪尔最大的愤怒是,他认为妻子抢走了他所有的时间,他的一切都在围着妻子运转。
儿子丹尼尔是在塞缪尔的照顾下出事故的,事后他强烈自责,减少大学的教学工作、搬到木屋、更多陪伴儿子。使得自己的工作、写作都没有办法顺利进行。但妻子桑德拉却能很快走出来,承认自己有正常的生理需要,随时随地都可以工作,并不断出版书籍。
塞缪尔的愤怒,放到现实生活中,似乎更像一名女性的发声,但归根到底这是对权力的争夺,权力面前,一切都是可以去性别化的。
在这场案件中,还有一个关键证人,那就是儿子丹尼尔,由于他有视力障碍以及不在场证明,所以他的证词依然只能去侧写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否恶劣到去杀人的境地。
最终,真相是什么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选择。而这也是影片的核心表达。
在这场长达一年的庭审中,婚姻生活中那些最习以为常的矛盾、抱怨都有可能成为审判一个人的证据,然而这些都不过是生活的碎片,只有找到所有的碎片,才能拼凑出一张完整的拼图,但死去的塞缪尔心中有一张拼图,桑德拉心中也有一张。
或许唯一可以洞察一切真相的,只有狗狗史努比。就像影片的开场镜头中,一只玩具球从楼梯上滚下来,没有人知道是谁扔下了它,最后是史努比跑下楼梯将它叼了回去。
生活就是那只球,真相永远在看不见的楼上。
-THE END-